随着“象棋记忆” 公共展示平台数字化上新,第三部经典象棋古谱《象棋梅花谱》完成上线,为广大象棋爱好者、研究者搭建了一座跨越时空、探索象棋智慧宝库的桥梁。
《象棋梅花谱》成书于清康熙年间(1622—1722年),由王再越精心编著,故常被称为“王氏梅花谱”,与《橘中秘》并称“橘梅”。《橘中秘》提出“起炮在中宫,比诸局较雄”,当头炮一度引潮流,成为各家的布局首选和招牌绝活;《象棋梅花谱》异军突起,以八局“屏风马破当头炮”另起炉灶、开辟新阵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“后手屏风马,必破当头炮”的新理念,讲究以柔克刚,让人们耳目一新,与《橘中秘》相映成趣,从而开创了“炮马争雄”的新格局。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举,对后世影响甚是深远。
《象棋梅花谱》全书共六卷,分前、后两集,每集分上、中、下三卷。书中分门别类地研究了屏风马破当头炮、当头炮破过宫炮、当头炮破转角马、顺炮直车破横车、顺炮横车破直车、列手炮等六种全局,其中尤以卷上所载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为全书精髓。全书着法,细致深刻、衔接精巧,如行云流水,华美奔放。
其中当以“屏风马破当头炮”八局最为经典,后手屏风马抢挺3卒的布阵更是诸多棋手钟爱的克敌制胜的法宝,也是初学爱好者可以效法的典范。无论是从布局的构思,还是中局的运子,亦或再到残局的攻杀,《梅花谱》六种让先对局的主旨都在强调后发制人、局势争先的主导思想。后学若能细细品味其中意味,定能对局势的把控和攻杀技法的提升大有裨益。《梅花谱》的价值不仅限于其本身,更在于引出了后学对原谱的研究、演变和修订,后来的《崇本堂梅花秘谱》《善庆堂重订梅花变》以及清末镇江名手巴吉人所著《反梅花谱》等颇受其启发。“明人重炮,清人重马”,从《橘中秘》到《梅花谱》,象棋布局理念的发展还带着些许时代 发展潮流中文化与哲学内涵的缩影,而今中炮对屏风马仍旧是最主流的象棋布局之一。
本次在“象棋记忆”公共展示平台上线的是民国六年版的《象棋梅花谱》,广大棋迷朋友们可以直接登录“象棋记忆”公共展示平台浏览高清古谱图像。平台配备的动态棋谱解析功能,更是一大亮点。它能将书中复杂的棋局变化以动态形式直观展现,棋迷们可以清晰看到每一步棋的走法及背后的思路,深入理解古谱中的战术精髓,极大地提升了学习与研究的效率。此外,平台还精心制作了概述古谱的视频作品,从创作背景、文化内涵、历史传承等多个角度,全方位解读《象棋梅花谱》,帮助棋迷们更全面、深入地了解这部经典之作的 “前世今生”。